河南商丘芒種橋鄉
小食堂帶來大“驚喜”
“做個炒雞塊,老人們愛吃還營養。”村里的大廚王克全率先開口,“再來個紅燒肉、煮個茶葉蛋,天熱,再拌個涼菜。”
“管(當地方言,意為行、好的),菜的事你定。天越來越熱,再叫上理發的小伙,把顏醫生也叫上,給檢查檢查身體。”王克軍接茬道。
6月15日晚8:30,在商丘市虞城縣芒種橋鄉董營村黨支部書記王克軍家,幾人圍坐在一起,為第二天中午村里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的聚餐張羅著。
6月16日,正值父親節,董營村29位80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,享用可口的飯菜和清甜的西瓜。李爽 攝
董營村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于2023年5月建立。逢年過節,村里就組織80歲以上老人聚在食堂,享受一頓免費的午餐,隔一段還會提供義診、免費理發服務,有時還會請來演出隊給老人們表演節目。
被問到辦食堂的初衷,王克軍打開了話匣子。“我們村挺大,有1000多人,年輕的大都外出打工掙錢去了,留下的就是婦女、兒童和老人,其中不少家庭就剩老人在家。”村兩委合計辦個食堂,既照顧了老人,給他們改善了伙食,還能讓在外務工的鄉親們安心。
說干就干。錢哪來?在黨員干部帶頭下,你500塊我1000塊,一下子湊了五六千元。沒有場地?村委會專門辟出地方。飯誰做?王克軍找到曾在外當廚師的王克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,他不但爽快應下,還叫上妻子幫忙。幫工哪里找?王克軍叫上妻子萬桂枝,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家屬也紛紛加入。就這樣,2023年端午節,董營村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正式開餐。
“吃得可好了,有菜有肉還有餃子,還發了粽子。”“中午吃完飯就開始唱戲,一直唱到晚上。”“請了嗩吶班來,還唱了《拉旱船》嘞。”“還有免費剪頭的。”提起那天,村里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語,臉上綻開了笑。
活動照片發到村里的微信群,不僅引來一片贊揚,在家不在家的也都想要出份力。“有要捐款的,有想當志愿者的。”王克軍告訴記者,就這樣,董營村建立起了包括黨組織、義工和慈善企業家在內的三支“以孝治家”隊伍,大家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。
驚喜才剛開始。王克軍和村里人發現,隨著食堂活動的開展,村里關系和諧了矛盾少了,大家對村集體的事也熱心了,村兩委的工作更好開展了。“住得遠平時見不上的老伙計一來食堂就能見上,一張桌子一坐十幾個人,大家說說話聊聊天就熱絡了,有點矛盾也慢慢化解了。”王克華老人道出了原因。
“年輕人出去打工了,家里的事都老人做主,誰家有個什么事通過一起吃飯咱能及時了解、解決,而且老人們關系好了、心氣順了,遇事也會幫著調解。”王克軍補充說。今年5月,全村“戶戶通”道路修建過程中,一戶人家出行的胡同被兩側的住戶拉上籬笆種上了菜,剩下不足2米的通道。修吧,誰家也不肯讓,導致路太窄車子進出不了;不修吧,晴天灰雨天泥的實在不方便,為此幾家隔三差五爭吵。了解情況后,村兩委組織在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進行調解,村里老人聞訊也趕來幫著做工作,最終大家同意各讓一點,“戶戶通”得以順利完成。
看到村里的變化,在外的經濟能人們也紛紛加入進來。在外經商的王功新捐出2萬元為村里修路燈。“通過這個食堂,改變了鄉村‘干部干,群眾看’的困局,推動村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、建設者。”芒種橋鄉黨委副書記謝光輝告訴記者。看到董營村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活動空間小,村民主動提供自家閑置房屋供使用,村里人也紛紛報名當義工,就連隔壁村的理發師陳狀狀也加入進來。如今的食堂不僅硬件得到提升:面積超過200平方米,還裝修并配備了專門的廚具、餐具,添置了空調;還組成了21人的服務隊伍,形成了黨員有責任、有事干,村民積極參與的基層治理生態。
飯前,村醫顏世杰(左)為老人們量血壓并一一囑咐。李爽 攝
6月16日,正值父親節,村里29位80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,享用可口的飯菜和清甜的西瓜。“你院里不能再堆柴火了,不安全。”村醫顏世杰邊量血壓邊囑咐83歲的楊巧芝。82歲的宋桂芝吃完飯還理了發。“早該剪了,去集上一問要15塊,沒舍得。”她爽朗地笑道。“這里的飯菜有滋味,好吃。這日子越過越美嘞。”王允召老人邊吃邊說。
以孝善文化厚植家風、淳樸民風、涵養鄉風,以服務群眾實效打動人心、溫暖人心、影響人心、贏得人心。董營村的經驗伴著村里人的好評傳開了,全鄉17個行政村已有6個村建起了“以孝之家”大食堂,其它的村也在籌劃。下一步,芒種橋鄉將在食堂拓展農家書屋,不僅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還能在暑期把留守的孩子組織在一起,由團委發動村里的大學生和一批老師為孩子輔導功課,同時也陪老人們聊聊天,給留守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導,為在外務工人員解決“一老一小”的后顧之憂。
“我們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,以‘以孝之家’大食堂為載體,打造多功能、復合型的基層治理陣地,從群眾的急難愁盼入手,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帶動群眾積極參與,更好促進基層治理提質增效,實現共建共治共享。”謝光輝介紹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